①養老賬戶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也可能需要調整,以滿足更廣泛的客戶需求。 ②建行、華夏銀行、浙商銀行等在試點城市以外紛紛進行預開戶的動作。
財聯社10月27日訊(記者 梁柯志)近日,在第三季度新聞通氣會上,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副局長范樂宇透露,三季度末,廣州地區18家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289萬戶,40歲以下開戶人數占比超過60%,存入資金余額超18.84億元。
以此簡單概算可知,廣州地區個人養老金的戶均余額僅為650元左右,略高于人社部公布的一季度末全國戶均599元的規模。
此前,人社部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共計3038萬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,儲存總額182億元,按此概算戶均約為599元;即使按照“完成資金存儲的900多萬人”概算,全國人均儲存僅2022元,離12000元繳納上限依然還有一段距離。
10月27日,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曾衡偉對財聯社表示,從金融機構的角度看,個人養老賬戶一周年數據不如預期反映了一些挑戰。比如養老意識和理財觀念的普及需要時間,尤其是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年齡層之間。其次,金融機構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市場推廣,以幫助個人了解個人養老賬戶的長期益處。此外,養老賬戶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也可能需要調整,以滿足更廣泛的客戶需求。
試點地區冷啟動的現狀
范樂宇表示,廣東已成為全國獲得全品類養老金融產品試點的地區,有效滿足消費者多元養老保障需求。目前,廣東地區已有33家銀行保險機構成立養老金融工作領導小組,在近2000家基層服務網點打造了2352個養老金融服務專窗。
在同一場合,中國人壽廣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,大力推廣個人養老金業務,上線了“國壽鑫頤寶兩全保險”等產品,目前已累計為近2000名客戶提供個人養老金服務,加大養老類保險產品的銷售推廣力度,已為17.2萬人帶來養老保障。
即便如此,按照9月末廣州地區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289萬戶、存入資金余額超18.84億元來簡單概算,人均賬戶余額僅為650元左右,僅略高于人社部公布的一季度末全國戶均599元的規模。
10月27日,廣州某股份行網點理財經理對財聯社表示,個人養老金一直在網點推動,也分配有考核指標,但是總體效果一般。目前來網點的多數為中老年人,對養老賬戶的需求較低,不如年輕人。其次,與個人養老金相關產品吸引力、差異度不足也有關。
下一步如何推
實際上,機構對于個人養老金賬戶推廣還是比較“熱衷”。
據“上觀”報道,包括建行、華夏銀行、浙商銀行等在試點城市以外紛紛進行預開戶的動作。
部分銀行在第四季度開始推出非試點區域客戶“預開戶”專區,同時通過抽獎、送立減金等形式提前招攬客戶。
浙商銀行、江蘇銀部分網點機構推出個人養老金賬戶預約有禮活動,客戶在活動期間通過手機銀行APP首次成功預約“個人養老金業務”,即可參加抽獎,最高可獲一定的積分豆獎勵。
范樂宇表示,下一步將加快試點推進,豐富產品服務。去年3月以來,養老理財、專屬商業養老保險、特定養老儲蓄、個人養老金、商業養老金試點陸續在廣東啟動。
除個人養老賬戶之外,4家特定養老儲蓄業務試點銀行共向2.88萬名消費者銷售特定養老儲蓄79.62億元,各銀行共向3.75萬名消費者銷售養老理財試點產品62.76億元等。
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共備案715款個人養老金產品,銀行類定期存款占比較大,其中儲蓄類產品465只,基金類產品162只,保險類產品69只,理財產品共19只。
曾衡偉認為,金融機構還可以簡化開戶和管理流程,以提高用戶體驗。最后,建立更多的合作關系,與政府、雇主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合作,促進個人養老賬戶的發展。金融機構還可以制定更多有吸引力的投資產品,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需求的客戶。
